【台商研習團】105年越南胡志明市研習團心得摘要 [Taiwanese Business Study Group] Summary of the 105th Study Group in Ho Chi Minh City, Vietnam


自研習團開始報名以來,協會收到多方人士詢問研習團詳細行程,因此,特地公布105年越南胡志明市研習團的心得摘要以供各位參考。

今年度四個研習團完整行程將會在行前說明會公布,還請各位包涵。






參訪日期:民國105125日至131日,共7日。
Date of visit: January 25th to January 31st, 105th year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 total of 7 days.

 
上午 1000-1200
下午(1400-1700
1/25(一)
前往胡志明市
認識胡志明市
1/26(二)
富美興企業
1.新順加工出口區 TTZ
2.錩新科技公司(CXVN
1/27(三)
統一企業
凱撒衛浴
1/28(四)
胡志明市國家社會人文大學國際關係學院
1.胡志明辦事處
2.胡志明市台灣國際學校
1/29(五)
和鼎隆建築責任有限公司
台灣貿易中心胡志明辦事處
1/30(六)
文化巡禮
頭頓美之城度假世界(下午至晚間)
1/31(日)
準備搭機
返回高雄

 

一、顧長永(中山大學亞太所所長、高雄市東南亞產學交流協會理事長)
Professor Ku (Director of the Asia-Pacific Institute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Chairman of Kaohsiung Southeast Asia Industry-Academic Exchange Association)

參加這次活動的成員相當多元,包括教師、研究生、大學生、及畢業生,許多人甚至彼此並不相識。成員中除我本人及戴萬平教授外,都是第一次前往胡志明市。在這七天六夜的探索活動,大夥不僅成為熟識的兄弟姊妹,而且收穫相當豐富! 這次參訪活動具有教育目的,每位成員都撰寫心得報告;不僅可強化參訪的學習效果,而且可以留作紀念,作為日後其他參訪活動的學習及參考!
The participants in this event were quite diverse, including teachers, graduate students, college students, and graduates, and many of them did not even know each other. Except for myself and Professor Dai Wanping, all the members went to Ho Chi Minh City for the first time. During these seven days and six nights of exploration, not only did everyone become more familiar with each other, but they also gained a lot of participation and knowledge! This visit has an educational purpose, and each member writes an experience report. This not only enhances the learning effect of the visit, but also can be kept as a souvenir for learning and reference for other future visits!

這次胡志明市的參訪活動,是本協會舉辦的第一個前往東南亞企業參訪的活動,我們不僅希望能持續舉辦,更希望藉著這本心得報告,開啟本協會歷史紀錄的新頁,並建立本協會日後活動的基礎。
This visit to Ho Chi Minh City is the first event organized by the association to visit enterprises in Southeast Asia. We not only hope to continue to hold it, but also hope to use this experience report to open a new page in the history of the association. and establish the basis for future activities of the association.


二、戴O平(正修科技大學國際企業系 副教授)
Associate Professor Dai, 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he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在過去,當談到年輕學子的海外就業,筆者的主張台灣年輕人應該「開創市場」而非「經營工廠」,這也是現在年輕學子偏愛的工作。此次的越南行,實地體會當地台商經營製造業後,已經完全改觀。在過去一般傳統上所謂「製造業即是3K行業」,已隨著產業規模的擴大與生產技術的改變而翻轉,在訪談中也發信有非常多高學歷的年輕人:如清華、台科大碩士加入到當地製造業,與過去第一代台商不強調學歷的「黑手精神」大為不同。進一步訪談,有些製造業管理階級的年薪可以高達一百五十萬台幣。雖然台商也需要開創市場的人才,但是廠商多半還是偏愛理工科系,特別是「工業工程」背景。
In the past, when it came to overseas employment for students, the author advocated that young people in Taiwan should "create markets" rather than "run factories." This is also the job preferred by young students now. During this trip to Vietnam, after experiencing first-hand how local Taiwanese businessmen operate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my outlook has completely changed. In the past, the traditional saying that "manufacturing is the 3K industry" has been reversed with the expansion of industrial scale and changes in production technology. In interviews, it was also revealed that there are many young people with high academic qualifications: such as Tsinghua University and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ster's degrees have joined the local manufacturing industry, which is very different from the "dirty-hand spirit" of the past first generation of Taiwanese businessmen who did not emphasize academic qualifications. Further interviews revealed that the annual salary of some manufacturing managers can be as high as NT$1.5 million. Although Taiwanese businessmen also need market-creating talents, most manufacturers still pref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ajors, especially those with a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background.

這篇觀察報告主要從「國家、市場與社會」的政治經濟學角度出發,從台商、台灣政府機關與學術單位的訪談,討論分析台灣與越南胡志明地區的經濟社會連結關係。在這篇報告提出四大重點:「創新力」、「國家力」、「市場力」、「社會力」,解析台商經營越南市場的思路。

This observation report mainly starts from the political economics perspective of "state, market and society" and discusses and analyzes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connection between Taiwan and the Ho Chi Minh area in Vietnam based on interviews with Taiwanese businessmen, Taiwanese government agencies and academic institutions. This report puts forward four key points: "innovation power", "national power", "market power","Social Power" analyzes the thinking of Taiwanese businessmen operating in the Vietnamese market.

三、龔O傑(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 博士生)

這次是我第一次去越南,雖然旅途前有做一些功課,不至於以為越南還是越戰電影裡的荒涼情況,可是去了現場還是覺得大開眼界。首先一到機場,在入關的時候就人聲鼎沸,胡志明市的海關櫃檯一整排二十幾個,每個都兩個官員在看,效率也頗高。等著過海關的有俄羅斯航空的機組員,歐美國家的觀光客,說著日文韓文的觀光客也不少,讓我對越南的第一印象就是這個國家熱鬧有活力。

對於在越南的所見所聞,這次主要有兩個心得,第一個是對於胡志明市還有高雄市的比較,再來是對於越南食物的一些感想,包括越南的一些異國料理,或許可以從越南的飲食文化中看到一些對於越南歷史的縮影。
Gong (Ph.D. student): Gong describes Vietnam as lively and energetic, making comparisons between Ho Chi Minh City and Kaohsiung City. He particularly emphasizes the significance of Vietnamese food culture in reflecting the country's history.


四、魏O妮(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 博士生)

胡志明市完全不像想像中的共產黨國家的一部份,可能它就是「胡志明市」,它位於南部,曾被法國統治,是越南經濟、文化發展地,所以此城市的共產黨象徵相對較少。胡志明市發展得很好,歷史文物、建築都維護得很好。這次胡志明市參訪得到了很多珍貴的經驗。
Wei (Ph.D. student): Wei notes that Ho Chi Minh City, despite being in a communist country, shows little evidence of communism. The city is thriving economically, with well-maintained historical relics and buildings. 

五、白O毅(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 碩士生)

跟著顧長永教授的企業參訪團一同前進,在我的腦海中所謂高速發展的城市,應該是竭盡所能的建設高大或美麗如皇宮的建築;但胡志明帶給我的,是一種自信與沉穩的氣息,不讓自己被完全的資本主義擺布,借鏡四周各國的發展經驗走出一條自己的路。

在這裡生存的企業們也明白越南的發展是非常看好的,遍地都是機會,處處皆是財路,在台灣發展受的限制的同時前往下一站就是最好的選擇,提早卡位打下基礎,在異地一展長才。

胡志明市的國際化程度非常高,除了越南語本身之外也隨處可見英文、日文、韓文和中文等等,在當地用越南盾之外也非常接受使用美元做消費,滿街都是觀光客,西方人之中美國人並不是最常見的,大多來自歐洲,甚至有旅行團使用帶有WIFI的雙層高級遊覽車。當地的工作者擁有越南語和英語能力真的都是基本,大多可以使用三種語文能力,這次帶我們團的導遊就擁有越南話、英文、中文、潮州話、廣東話和會簡單的日語、韓語會話能力,令人驚嘆。不論是學界還是商界都常說一個地方的競爭力主要可看兩點,第一是人口的平均年紀,第二就是語文能力,越南的人口平均約30歲,多國的語文能力也在不斷的成長,台灣能夠流利使用英文的人並不算非常多,第三外語更是少見。
Bai (Master's student): Bai highlights the self-confidence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o Chi Minh City, emphasizing the promising development in Vietnam and the need for Taiwanese enterprises to explore opportunities there. 

六、楊O名(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 碩士生)     

此次交流幫助我們對越南台企的現況有更完整的認識,為理解台灣與越南間的政經關係發掘到更多值得深思的意義。參訪期間獲致許多業界先進與政府官員的誠摯接待,廣泛展開各種談話與活動,這些體驗對於初訪越南的我們學生來說令人印象深刻,不由得讓人由衷致意。

這次越南參訪之行的觀點,我認為越南台企的前景仍是樂觀的,只是如何強化國內與企業海外經濟活動的連結並給予馳援,似乎仍有許多的進步空間。身為學生的我們最大的感觸之一,是體認到國際經貿與人才培訓競爭的現況,前者需要國內產官學的通力協作以及社會心態的教育與調適,後者則訴諸於語言學習與文化素養的培植,這種差距已經日形見真章,長遠下來理當是我們台灣自己要警惕和努力的部分。
Yang (Master’s student): The exchange provided insights in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aiwanese enterprises in Vietnam. The student acknowledges the optimistic prospects for Taiwanese companies but notes room for improvement in connecting domestic and overseas economic activities. 

七、武O英(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碩士生;越南人)

這次胡志明市參訪之行讓本人有機會接觸臺商各類產業的公司,然而深刻地體驗到臺灣在越南投資市場有不可否認的地位。從製造業到營建業、服務業都會看到臺灣企業的發展,尤其是在越南最吸引外資的南部區域,臺商投資總額約占50%。而且在胡志明市、同奈省及平陽省,臺商投資金額均爲第一位。但如果不是有機會接觸臺商的階級或特別研究臺越經濟合作的研究者,大部分人民不知道臺灣企業在越南的重要性(包括臺灣民衆和越南民衆)。
Vu (Master’s student, Vietnamese): Vu emphasizes Taiwan's significant position in the Vietnamese investment market, especially in the southern region. Taiwanese businessmen are noted to be the leading investors, and the student expresses the importance of understanding this collaboration.

八、蔡O輝(正修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 碩士生)

越南胡志明市是我造訪過的第四個東協國家,在這裡大家有著特別的越南式銷售(攤販們在路邊積極的拉攏路人購買商品),每個東協國家有自己特別的個,例如泰國的熱情、印尼的樂天(同樣都很塞車與泰國相比較不會不耐煩)、緬甸的虔誠、越南的積極等等)。

在這次實習過後讓我大為驚訝,沒想到越南在生活方便程度僅次於曼谷,在訪問越南台商工廠時,也讓我深入的了解台商在越南的布局,以及不再是往勞工低廉地區逐水草於居的生產,我想有很大的原因是因為越南在TTPRCEP都有加入,廠商們要透過這些貿易協定獲利,勢必要生產高品質的產品與先進國家競爭,所以必須使用先進設備提升良率以及穩定的出貨量,我認為這點也是讓產業轉型的方法,希望以後能夠有再參加此實習團,可以更加深入了解當地,建議時間可以為8-9日在拜訪廠商之餘,可以有自己的自由行。
Cai (Master's student): Cai discusses the experience of visiting Ho Chi Minh City and learning about Taiwanese factories in Vietnam. The student emphasizes the impact of trade agreements on manufacturing practices and the need for advanced equipment to compete globally.

九、阮氏O釵(正修科技大學餐飲管理系三年級;越南人) 

越南是我的家鄉,我是住在北越,講出來有點不好意思因為從來到現在已經快40歲了沒有去過南越,剛好有這個活動我才有機會認識了我們越南的南越,真是太感謝顧教授廖教授跟個位同伴們,能認識你們我好高興。

短短幾天我真的學習到了很多,在知識上不僅更加了解越南;另一方面也更確定了自己的未來。但是我這次實習最大的收穫應該就是人了,不僅是取得這些事業有成的台商的人脈,更重要的是我身旁這些來自台灣各地原先都不認識的同學,真的很感謝東南亞協會提供這樣的機會,有機會的話我還想再參加,謝謝你們。
Nguyen (Undergraduate): A Vietnamese student expresses gratitude for the opportunity to explore South Vietnam, gaining knowledge about the country and making connections with successful Taiwanese businessmen.

十、張O元(國立中山大學政治經濟系三年級)

這短短的一個禮拜在越南參訪,是我大學生涯倒數第二次寒假,面臨著迷茫的未來,站在著個人生的十字路口上,我決定跨出去探索自己的可能。

雖然這次參訪大多以台商為主,但相較於旅行社比起來深入很多,且可以探索到另一面身為旅行者沒辦法看到的越南。這次去胡志明市的參訪過程中,富美興企業擴大了我的視野,不同於其他台商大多把越南當作提供廉價勞力及土地的生產基地,富美興企業已「不在乎帶來甚麼。只在互留下甚麼 」的為當地帶來一個美麗的示範城市區。這次富美興企業大規模的城市興建讓我對於未來充滿期待,這些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企業,可能是未來發展中國家的希望,未來有機會的話我想更深入地探討這些問題。

短短幾天我真的學習到了很多,在知識上不僅更加了解越南;另一方面也更確定了自己的未來。但是我這次實習最大的收穫應該就是人了,不僅是取得這些事業有成的台商的人脈,更重要的是我身旁這些來自台灣各地原先都不認識的同學,真的很感謝東南亞協會提供這樣的機會,有機會的話我還想再參加,謝謝你們。
Zhang (Undergraduate): Zhang reflects on the visit to Vietnam, discussing the economic strength of the country and expressing concerns about Taiwan's economic future. The student stresses the need for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cooperation.
 
十一、顧O禧(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系二年級)

對於此次的越南見習之旅,我真的沒有抱太大的期待,一心只想匆匆結束這段旅程,並且趕快回到現代台灣的溫暖懷抱中。雖然去年暑假已去過泰國,見識到東南亞的迅速發展,但比起泰國,我在台灣所接收到的越南資訊實在少之又少,我壓根兒沒聽過任何一個朋友對我說越南的任何進步,因而對它的印象始終停留在「外籍勞工」和「外籍新娘」的稱號。

參觀富美興企業使我實實在在地見證到了越南人的經濟實力,也讓我擔憂台灣的經濟實力有一天會被越南追上,畢竟我們在勞動人口的年輕比率就遠遠落後於越南。俗話說:「富不過三代」,台灣在蔣經國的十大建設時期,就是第一代,而如今的我們年輕人是第二代,經濟狀況已大不如前,我們台灣經濟難道真的會毀於第二代手中嗎?我們難道無法在這個時代中有所突破,締造另一個經濟高峰嗎?「富不過三代」真的會套用在台灣身上嗎?

參訪和鼎隆建築公司是另一個豐收日,簡董事長把他在越南一路走來的從商經驗都告訴我們,他說:「不要因為越南落後就鄙視它,就是因為它落後,我們才有機會」,同時,他也告誡我們:「不要停留在台灣的小確幸」。他說得沒錯,很多台灣年輕人都有停留在台灣的小確幸!

統一企業的李總經理說過現在已經是個地球村的時代,所以即使在台灣工作,也必須具備國際競爭的能力,如果沒有這份能力,台灣的國際市場品質將會下降,更何況我們還受中國處處在國際市場上的打壓,因此,如果連我們台灣人自己都不努力爭取在國際上發光發熱,還有哪個國家勇於或願意與我們台灣合作?我覺得台灣年輕人在罵政府出賣我們給中國時,應該先檢視自己有沒有為台灣提升自己的國際競爭力。
Gu (Sophomore): Gu shares initially low expectations for the trip to Vietnam but expresses surprise at the economic strength witnessed during visits to enterprises. The student reflects on the importance of Taiwan'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十二、莊O婷(文藻外語大學英文系三年級)

當初來到越南前,不免帶著一些刻板印象,認為這個國家落後和人們普遍窮苦,自去年南越發生暴動之後,甚至認為他們還有些野蠻。但是才來了短短的七天日子裡,就發現好像不是如此!

雖說基礎設施沒台灣先進,都市的空氣糟糕,交通更是可怕,但是我發現其實越南這個地方很純樸,很是讓人喜愛。小吃店的阿姨熱情款待的介紹菜單、咖啡店老闆盛情的分享創店歷程、大賣場的客人開心的打聲招呼,這些都意味著越南人們的和善與熱情,遇到問題或迷路更是熱心協助,也很歡迎外國遊客來此地觀光。

在台商企業的老闆和主管身上更是學習到不少東西。一直以來台灣在國際上的定位一直處於模糊地帶,台商們在各地紮根與拓展事業,其實這是讓世界看見、重視台灣的一個方法。

在越南,我看見了整個國家整體向上的現象,不只是企業還有學生們的競爭力,也看見了自己的不足之處,需要再更強化我的英語能力,再者把我的第三外語日文給學得更好,還有勇於表達自己的看法跟多閱讀書籍。期許自己跟台灣年輕人們培養好自己的實力,讓我們成為台灣最重要的國際競爭力。
Zhuang (Undergraduate): Zhuang dispels stereotypes about Vietnam, praising the kindness and enthusiasm of its people. The student learns about Taiwan's international positioning through interactions with Taiwanese companies in Vietnam.

十三、顧O祺(淡江大學英美語文化學系一年級)

胡志明市這七天六夜的知性之旅讓我學習到了一個很重要的精隨-人生不是只有課本上的知識,做人的態度更是重要!或許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但是透過這次的旅行更讓我體會到這句話的重要性。

我印象中,相較於台灣,越南是個落後的國家。第一天抵達越南時卻立刻讓我改觀了,我看到了不是髒亂以及不整齊,而是有規劃的道路以及壯觀的歷史建築物。我們參觀紅教堂、中央郵政局、胡志明市政廳以及戰爭紀念館,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戰爭紀念館,當時的戰爭越南損傷慘重,戰爭所留下來的傷痕至今都還未完全癒合,而這場戰爭帶給越南的是現在發展的關鍵。

富美興企業所打造的環境,乾淨、有規劃且完善的社區是任何人都夢寐以求的居住環境。我們認識富美興在越南的歷史以及他們的目標,讓我相當佩服也大開眼界。

駐胡志明辦事處處長講了許多關於越南跟台灣的關係及國際競爭力等。處長提到了越南的全國英語能力在亞洲地區排名第3,而台灣排名第16。處長說: 「當台灣的年輕人抱怨為甚麼只有22K的時候,為甚麼不檢討自己值不值的那22K?」我們不應該一直去抱怨或責怪政府或環境,提升自己的能力才是我們該做的。處長說的話讓我很有感觸也給了我很多啟發,台灣人真的要好好提升國際競爭力而不是只會怪政府沒能力!

來越南真的大開我的眼界,認識很多台商的歷史和發展,受到這些大老闆的鼓勵和提醒!當我們台灣人在抱怨環境責怪政府的時候,別的國家的人民正在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我們台灣人真的該好好檢討!原本不是那麼期待去越南,但這幾天我真的很感謝能有這次的機會來到越南!真是物超所值!
Gu (Freshman): Gu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life attitude over textbook knowledge, sharing insights gained from the visit to Vietnam. The student highlights the need for self-improvement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mong Taiwanese youth.

十四、賴O君(國立中山大學音樂系 畢業)

參觀富美興的震撼是他們要求的人才素質竟已經這麼高,雖是台灣企業到越南的投資,但同事之間用全英溝通,要求的人才需兼具三語或多語的能力,不斷呼籲台灣的孩子要有國際觀。企業求才也是全球化,不只台灣人才,甚至放眼國際人才。看著富美興的成就,呼應丁善理先生當初辛苦到越南把沼澤地變成了黃金地,真的如他所說的不要問帶走了什麼,而要問留下了什麼。他真真實實的實踐了自己的想法,打造出台灣人在越南美好的印記。

統一企業的李總經理跑遍東南亞,在管理上除了學習當地的語言,也學習文化的適應,在現場表演印尼的生日快樂歌,相當活潑平易近人,也提醒我以開放的心來學習這些文化,融入更加快速。李總經理分享統一企業高董事長對廠商和幹部的鼓舞也是值得學習,言談中統一確實有氣度和遠見,教導我們不要以一時的損失,而放棄後續的成就。

這次參觀唯一的休閒產業是頭頓的美之城度假村,劉董事長是少數成功女性及滴酒不沾的台商,這種堅持打破了喝酒文化。她也是唯一反過來先聽我們看到什麼的老闆。聽她的說法經營這家公司不容易,經營休閒產業,各種商會都要去拉攏生意,所以他們有請日本業務來幫忙公司,也算是除了台灣人越南人外,我們此行看到唯一的外國女性擔當幹部。

聽了這麼多的故事,明白台商不是只有夕陽產業會移到越南,其實每家公司也有他們自己獨有的風格,和難能可貴的熱情。同時也都在求進步,要求的人才素質也在提升,能出去看看走走也讓我們開了眼界。也提醒自己要再追求進步,隨時準備好該有的態度,繼續學習。

回程在飛機上看到連綿的中央山脈招呼著我們,也倍感親切,想著在胡志明的台商,同是這片土地孕育出來的人,在異地也在努力打拼,靠著不同的方式宣揚台灣,相信這些小力量會像中央山脈連綿一起,產生一股力量,心中感動油然而生。
Lai (Music Department Graduate): Lai reflects on the visit to Phu My Hung and notes the high talent requirements, emphasizing the need for trilingual or multilingual abilities. He draws parallels between the achievements of Phu My Hung and Mr. Ding Shanli's efforts in Vietnam, encouraging leaving a positive impact.

十五、謝O凱(國立中山大學海洋資源系 畢業)

參訪了十個單位,廠商一致提出需要有語言能力的人才(英文為主,越南話次之),英文能力在越南已是必要的職場工具。業務代表則選擇日系或美系國家的外國人為首選。勝邦金屬公司的吳明穎總經理表示:文化適應力、電腦能力、個別技術專業能力等,都是選才最重要原則。

第一次親身聆聽越南台商現身說法,讓我看見不同於台灣吵鬧電視台的想法。原來一體非兩面,而是無限多面。為何常聽人說越南很落後,因為我們沒走出去看看!同樣有人問如何找到自己的職場定位?越南統一集團李清田總經理說:行萬里路,看多了才知道自己的定位!有人說台灣不安全,可是,胡志明辦事處處長說:原來台灣要越國際化才越安全!

話說技術外移是台商最大困擾,唯一對策是不斷地進步!日韓為何這麼團結?看哪,台灣人要幫自己人,讓你好,我也好!如何經營政商關係。尊重別人的文化習慣,不要用台灣角度看自我感覺良好!如何對待員工?把員工當家人看,他們就做家人該做的事!
Xie (Marine Resources Department Graduate): Xie shares insights from Taiwanese businessmen, highlighting the importance of language skills, especially English and Vietnamese, in the Vietnamese workplace. He emphasizes the need for cultural adaptability, computer skills, and technical abilities in talent selection. Xie challenges stereotypes about Vietnam's development and suggests that Taiwan's internationalization contributes to its safety.

十六、黃O蓉(文藻外語大學英文系 畢業)

參觀台商們辛苦的在越南經營事業,除了有豐盛的金錢收入外,更有宏偉的建築,富可敵國的經營版圖。
非常感恩這次參訪,擴張了我的境界,讓我更明白,上帝創造

我們,讓我們有無限的可能,也讓我們有選擇權,選擇榮華富

貴或回歸到上帝創造我們當初的單純,我選擇單純,你呢

Huang (English Department Graduate): Huang expresses gratitude for the visit, acknowledging Taiwanese businessmen's success in Vietnam. He reflects on the choices individuals have—between pursuing glory and wealth or embracing simplicity. Huang personally opts for simplicity and prompts readers to consider their choices.
These summaries provide a glimpse into the diverse perspectives and observations made by the students during their educational trip to Ho Chi Minh City.


顧長永教授在胡志明市國家人文社會大學國關系演講,會後與該校教師合影。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