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國際事務研習營-北部場

     東南亞國際事務研習營最終場於新北市舉辦,本場研習營亦包含四場專題:「東南亞經濟發展專題」、「東南亞政治變遷專題」、「東南亞社會文化專題」、「外交實務專題」,一場座談:「東南亞台商專題座談」,及一場由學員發表的「東南亞議題分組報告」來總結兩天一夜密集的東南亞相關專題課程。

    前兩場研習營廣受學員好評,學員對本會舉辦之研習營的回饋與建議也讓我們明白台灣人對東南亞國家的了解程度仍不及對西方國家的理解,因此本會除了舉辦《東南亞台商企業研習團》,鼓勵年輕學子走出去看看世界外,也期盼藉由本研習營幫助年輕學子更加了解台灣與東南亞國家間的緊密關係。


時間:民國112520日至21

地點:板橋中華電信會館(新北市板橋區民族路168號)

    本場活動的開幕式邀請到外交部亞東太平洋司-陳俊吉副司長致詞,陳副司長首先簡單介紹台灣外交困境,並鼓勵學員多加認識東南亞。

    第一場專題由「東南亞政治變遷專題」,邀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系-吳龍雲副教授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莊仁傑 專案助理教授,分別分享《馬來西亞政權更迭危機》以及《二戰後東南亞的政治變遷:從大一統、獨裁、民主到民粹》。吳副教授首先談論馬來政黨的分與合,介紹馬來西亞的歷史沿革(歷史對往後政治的影響)、政體(聯邦制)、立法機構、外交關係、經濟現況(包含各產業的現況與進出口狀況),廣泛地介紹馬來西亞在政治、經濟、社會上的現況,並談論馬來西亞各時期的政治歷史,尤其是華人、伊斯蘭化和各族群領袖與選民帶來的影響。莊助理教授則由東南亞近代政治史切入主題,以二戰為開頭討論東南亞各國追求民主化的過程,包含國家民族主義的發展。莊教授提到東南亞各國在二戰後獨立,但過去的政治經歷也帶來巨大的影響,且提及獨裁政治、民主化、民粹過程後對各國政治體系的影響,經歷過獨裁政府,反對獨裁者開始推行民主化。最後,莊教授呼籲學員也要關心各國當地政治,而非只關注外部因素對他們的影響。


    第二場專題邀請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鄧克禮 兼任助理教授,分享印尼外交實務分析》。鄧教授首先藉由自身駐外的經驗,以政治、經濟、文化的視角來帶大家認識印尼,並鼓勵台灣青年學習東南亞語言,並以印尼用字遣詞與特殊的飲食習慣體現文化上的差異。印尼文化被認為是外交關係中的重要核心,影響一國各個層面的處事態度。印尼人擁有統一性的民族認同,仍存在多元族群、語言和宗教。本會顧長永理事長以中華民國與東南亞華僑的政經關係以及文化交流為主要分享議題。講述我國與東南亞國家深厚的連結,以台灣文化輸出提到東南亞國家的台灣化現象,如戲劇、歌曲等。並強調近年來台灣的東南亞現象,如新住民二代、學習東南亞語言、多國語電視節目(新聞等)以及東南亞交換生,足以證明我國與東南亞國家彼此的長期交流以及兩國對社會的影響與貢獻。


    第三場專題邀請中華民國經濟部國際貿易局-蕭振寰 參事及台灣東南亞與南亞協會(南南協會)-林若雩 理事長,分享《後疫情時代東南亞市場的利與缺》。兩位貴賓分別以疫情後的台灣產業現況及展望、後疫情的東南亞國家、台商在東南亞國家的布局進行分享;兩位貴賓亦表示所有東協國家各有不同的優缺點,對於在東南亞的產業供應鏈布局需要長時間研究了解,需與時俱進,不可自滿。疫情造成全球供應鏈重組,在後疫情的時代下,各國須發展適合自身的產業生存模式,並進行轉型,而對於台灣,東南亞地區值得台灣人重視及期待,國人也必須轉變自身對於東南亞人民的刻板印象。




    第四場專題為「東南亞經濟發展專題」,邀請淡江大學全球政治經濟學系-梁家恩 副教授及中華經濟研究院-李明勳 輔佐研究員,共同分析《台灣與東南亞–過去、現今、未來》。梁副教授以「Nusantaria概念」作為開場白,意即以海洋為中心,位於東南亞的文化世界,台灣也包含在其中。因此梁教授認為談論東南亞時不應該將台灣分開,因為在地理上和歷史上都和東南亞有很深的淵源,我們(台灣)要如何運用和東南亞的這層關係來加深與東南亞的關係,並在最後強調文化的重要性,不可被忽視。李研究員接著談論東協的發展,如何將東南亞各國發展成東協,一開始始於政治安全上的合作,區域安全穩定後轉向經濟的整合。主要談論的重點在於東協的內部運作與其他周邊國家的外交關係,例如東協與其他周邊國家的經濟夥伴關係協定與最新的進展、東協的政經情勢等,李研究員講授有關東協內外部運作與其內外部困境,使得學員可以全方面的了解東協在政治上的內外部問題並進行反思。


    在結束一天的專題演講後,晚上由學員討論隔天的議題分組報告,本次分組方式是採取事前由學員在報名階段時繳交之東南亞議題報告,評審老師透過學員們的議題報告將所有學員分配至指定國家,由同一組別的同學個別訂出自己有興趣的議題報告。設定組別的意義在於大會希望由對東南亞國家有深入了解的團員,能夠幫助較不熟悉東南亞事務的同學,共同完成一個議題報告。學員可透過自己訂定出的東南亞議題更深入地去瞭解與分析。


    第二天首先登場的就是由學員發表的「東南亞議題分組報告」,本次組別分別為緬甸組、泰國組、新加坡組、印尼組、菲律賓組、越南組及馬來西亞組。

緬甸組

泰國組

新加坡組

印尼組

菲律賓組

越南組

馬來西亞組

    本次議題分組報告邀請來自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劉嘉薇 教授、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左正東 教授、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魏玫娟 副教授、淡江大學全球政治經濟學系-包正豪 教授/國際事務院院長。

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劉嘉薇 教授

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左正東 教授

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魏玫娟 副教授

淡江大學全球政治經濟學系-包正豪 教授/國際事務院院長

最後一場專題為「東南亞社會文化專題」,邀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邱炫元 副教授及淡江大學歷史學系-陳琮淵 助理教授,分別分享《印尼的宗教認同與衝突》及《印尼的華人》。印尼雖有信仰宗教的選擇權,但卻不能沒有信仰,與馬來西亞相比,改變宗教信仰的手續較為方便,所信仰的宗教會對生活圈及交友圈甚至社會地位有著許多的影響。整個印尼87%為穆斯林,10%為基督新教,剩餘為印度教,佛教及其餘華人信仰。印尼沒有國家宗教,但國家只認可國內的幾大宗教,包含伊斯蘭教、基督教、印度教、佛教以及華人孔教。目前印尼經濟快速發展造成印尼穆斯林社會變成潛在火藥庫的兩個問題:1.社會發展只能先從都會區發展,在鄉村地區還是有很大的就業問題-失業問題,以至於需要到海外找薪水不高的勞動力工作。2.印尼國內產業結構問題,無法容納過多的失業人口,造成許多印尼伊斯蘭大學青年面臨畢業即失業的問題,進而容易因對社會的不滿而被激進團體吸收。


    閉幕式暨頒獎典禮透過學員的相關報名資料、議題分組報告及兩天一夜的表現進行採點,並選出成績較優異的三名學生,獲得本會舉辦之《東南亞台商企業研習團》的相關經費補助。本場研習營榮獲第一名的學員為國立中山大學政治所博士班一年級-O丞同學;第二名學員為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公共政策組)碩士班一年級-O懷同學;第三名學員為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四年級-O泰同學,其餘同學亦獲得三千元經費補助,前往本會今年暑假辦理的《東南亞台商企業研習團》!

    恭喜北、中、南三場研習營的得獎學員,以及所有報名參加活動的優秀學員們!因為有你們踴躍的報名,才能讓活動順利進行,以及所有出席活動的老師長官們,無私傳授其研究與經驗給學員們!同時也要感謝給予活動補助的外交部及所有善心捐款企業與人士,因為有這些補助及捐款,才能使活動圓滿完成;最後也要感謝辛苦的工作人員,因為大家的服務才能促成三場完美的活動!

    希望明年也能帶著本會欲幫助台灣年輕學子踏出舒適圈、接軌國際的初衷,持續辦理東南亞國際事務研習營!我們明年見!
















留言

熱門文章